小故事开启大智慧

[ 6955 查看 / 19 回复 ]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

1. 何苦要气

      古时有一个妇人,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。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,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,开阔心胸。
 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,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,落锁而去。
 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。骂了许久,高僧也不理会。妇人又开始哀求,高僧仍置若罔闻。妇人终于沉默了。高僧来到门外,问她:“你还生气吗?”
  妇人说:“我只为我自己生气,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。”
  “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?”高僧拂袖而去。
  过了一会儿,高僧又问她:“还生气吗?”
  “不生气了。”妇人说。
  “为什么?”
  “气也没有办法呀。”
  “你的气并未消逝,还压在心里,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。”高僧又离开了。
 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,妇人告诉他:“我不生气了,因为不值得气。”
  “还知道值不值得,可见心中还有衡量,还是有气根。”高僧笑道。
 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,妇人问高僧:“大师,什么是气?”
 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。妇人视之良久,顿悟。叩谢而去。
  何苦要气?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,你吞下便会反胃,你不看他时,他便会消散了。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。
  夕阳如金,皎月如银,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,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?
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2

2. 以己推人     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、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。有一天,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。 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,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,就是说,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钱。他特别生气,便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。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。       “你没有天平吗 ”法官问农民。 “有哇,法官先生,我有一架天平。”农民回答道。 “有很准的砝码吗 ” “没有,法官先生。我不需要砝码。” “没有砝码,那你怎么称黄油呢 ” “这好办,”农民回答说,“你瞧,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,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。我总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。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黄油的砝码。如果砝码不准,那就不是我的过错,而是他的过错了。” 于是,法官判定农民无罪,而面包师不得不承担诉讼费用。 我们怎样对待世界,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;我们怎样对待周围的人,周围的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。 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别人,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。你帮助别人越多,你得到也会越多,你越吝啬,越会一无所有。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4

4. 智者、愚者和网
  眼前,大路小径纵横交错,如一张令人迷惘的网。
  人人都得走过这张网。
  一位智者和一位愚者走到了这张网跟前。
  智者弯下养尊处优的身子,显出颇有教养的神情,从容不迫地理起网来。他要找出一条路,走过那张迷人的网。
  愚者停下脚步,四下打量权衡之后,果敢地跨出脚步,向那张网走去。他要踩着那张网,朝着自己的目标,走出自己的路。
  多少时间过去了。
  愚者已衣衫破烂,身上带着血痕,那张网却已在他的背后。由于踏出了一条新的带血的路,那张错综的网更显得错综。驻足回眸,他如行者从容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,又准备踏上新的旅程---尽管路上布满荆棘。
  智者仍在那张网中小心翼翼地理着,在寻觅着别人走过的路。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5

5. 谦逊的贝罗尼       十九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,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,但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。有一天,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,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,看了他的画,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,一个说这儿不好,一个说那儿不对,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,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“谢谢”。       第二天,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,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,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。过一会儿,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,便朝他走过来,问他:“先生,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,所以特地来拜访他。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?”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,回答说:“不敢当,我就是贝罗尼。”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,想起昨天的不礼貌,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。       启示:才识、学问愈高的人,在态度上反面愈谦卑,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,更上一层楼。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,和接受批评的雅量。反之,我们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,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,听在专家耳里,不是益发显得你的肤浅吗?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6

6.心态和行为       一位心理学家实验。首先,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,在他的线导下,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。       然后,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。在昏黄的灯光下,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,都惊出一身冷汗。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,水池里有十几条蛇,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,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桥上走过去的。       心理学家问:“现在,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?”没有人回答。过了很久,有3个胆大的站了出来。      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,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;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,走到一半时,竟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;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,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。      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,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。这时,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,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,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。       “现在,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?”心理学家问道。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。       “你们为何不愿意呢?”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。       “这张安全网牢固吗?”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。       很多时候,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,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、智能低下,而周围环境的威慑——面对险境,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态,慌了手脚,乱了方寸。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7

输的缘由       一位拳击运动员技术和经验都欠缺,但他非常想战胜对手,于是就想到了使诈。可是还是接连失败,他就去问自己的教练。       “我为什么得不了分,为什么战胜不了对手?”       教练拿起一支粉笔,在地上画了一条五尺的线,问: “你看怎么才能把这条线变短些?”       “用粉笔擦掉一段,不就短了吗?”他说。       教练摇了摇头。       “用东西遮住线的一部份,不就短了吗?”他又说。       教练又摇了摇头。       “那怎么做呢?”他问。       教练拿过粉笔,在那条线的下面又画了一条线,比刚才那条线要长,对他说:       “现在你看刚才那条线,感觉怎样?”       “短了。”他说。       教练点点头,说: “对了。提高、增长你自己的线,总比截短对手的线要强。现在,你明白了为什么战胜不了对手的原因吧!”       启示:一个人观念转变,态度才会转变,行为才会转变,人格才会转变,最终人生才会转变。千万不要祈求容易的成功,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,千万不能奢望侥幸的成功,而是要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。就算天上真的会掉下馅饼来,也不会每次都那么幸运砸到你头上的哦~~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8

分解成功       古印度人有个捕捉猴子的神秘妙法:在群猴经常出没的原始森林里,放上一张特制的桌子,桌子的抽屉里放一个苹果或者别的果子,抽屉缝留得很小。每次,猴子将爪子伸进抽屉里取苹果,苹果却怎么也取不出来,而猴子又死活不肯放弃,于是,很多贪婪的猴子轻而易举地成了猎人手到擒来的猎物。       有一天,一个猎人又用这个方法准备擒捉一只在附近栖息了很久的猴子。       一会儿,那只猴子终于探头探脑地走到了桌子旁边。它先将一只爪子伸进抽屉里取,但苹果太大,抽屉缝又太小,任它怎么努力还是取不出来。于是猴子又将另一只爪子也伸了进去,两只胳膊飞快地在抽屉里扭动。不一会儿,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被它用尖利的指甲抠削成一堆苹果碎块,然后用爪子掏出抽屉里的苹果碎块有滋有味地吃起来。吃完后,它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。       我们对于成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许多人贪图巨功,将自己的一生紧紧系在一个硕大的成功果实上,结果就像那些紧紧拿住苹果而束手待擒的猴子,忙碌了一生,连“苹果”的皮也没有尝到,而另一些人知道先将成功一点点分解,最终获取了圆满的成功。
TOP

回复: 小故事开启大智慧

9. 小节的象征       一位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做事,这位先生挑中了一个男孩。       “我想知道,”他的一个朋友问道,“你为何喜欢那个男孩,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,也没任何人推荐。”       “你错了。”这位先生说,“他带来了许多介绍信:他在门口蹭掉了脚上的土,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,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;当看到那位残疾人时,他立即起身让座,表明他心地善良,体贴别人;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,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干脆果断,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才能。”       这位先生又说:“其他所有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书上迈过,而这个男孩却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在桌上;当我和他交谈时,我发现他衣着整洁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指甲修得干干净净。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?”       欲要认识一个人,请您注意他的“小节”;欲要把自己介绍给别人,小节便是最好的介绍信。
TOP

小故事开启大智慧10

10.微软和百万富翁       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。在经过面试和实做(打扫厕所等)以后,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,向他要E-mail,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他文件。
  他说:“我没有计算机,更别提E-mail了。”
  人事部门告诉他:“对微软来说,没有E-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,所以微软不能用他。”
 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,口袋里只有十美元。他只好到便利商店买了十公斤的马铃薯,挨家挨户地转手卖出。两个钟头后马铃薯卖光了,获利40美元。接下来他又做了好几次生意,把本钱增加了一倍。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,于是,认真地做起这种生意来,凭借个人努力和一些运气,他的生意越做越大,还买了车,增加了人手。五年内,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“挨家挨户”的贩售公司,提供人们只要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果的服务。最后,他成为了百万富翁。
 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,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。签约时,业务员向他要E-mail。他再次说出:“我没有计算机,更别提E-mail了。”
  业务员很惊讶:“您有这么样一个大公司,却没有E-mail。想想看如果你有计算机和E-mail的话,可以做多少事啊!”
  他说:“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。”
TOP